關於我

序・猶能聽見雪的聲音

22歲,一個人,飛行10個小時,去到9000公里外,從水泥叢林到達白雪森林。

以上便是我歐洲交換之旅的開場,還記得出發前一個月,因為準備事情太繁瑣,以及對於這裏種種人事的不捨,每天都在問自己是不是要出發,而動手製作這個網頁的時候,距離動身去歐洲已經兩年了。很多人說去交換就是一場夢,是的,因為回港後每天面對現實,那段時被常想起的日子、無拘無束地活著的感覺,讓我不禁懷疑那真的是夢,是一場關於出走與自由的夢,我仍暗暗感謝當天勇敢地出發的自己。已經投身工作一段時間後,在某個午睡的星期六,或許是我的內心不甘這段回憶只是個回憶,製作網頁的念頭油然而生,就有了你眼前的網站了,一方面是想起自己當初的不知所措和害怕,想跟要出發的人分享攻略,另一方面是想借回憶繼續編織美夢。

為什麼要去交換?報名的時候,我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;出發前我只著覺得如果放棄了,之後一定會後悔。在我腦海中,一直都是堅信一定要去,因為機會難得,但要說到真正去交換的原因,驀然回首,應當是兩個字:「成長」。少年時期,相信大家都是一個模樣,臉上都刻著迷惘,不知方向,亦不知對錯,懵懵懂懂間,進一步怕走錯,退一步怕錯過,而交換就是一個給我們去試各種東西的機會。去體驗外國,外國留學或移民的試錯成本很高,旅遊又不能長時間逗留,對於那個地方的認識有限,而交換只是付香港的學費,就能讀到外國的學校,感受到當地的教育和生活方式;去試著獨立,離開家人,獨自處理一切事務,衣食住行全部自己搞定;去認識陌生人,與來自各地的人交流,磨練性格和人際處理能力,也能見識到更多東西。去看看世界上多姿多彩的文化和其他人的活法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。慢慢的,你會更了解自己和找到自己的一套,而不是被外界的那一套強行吞噬,成長於無聲無息之中。

我在歐洲經歷過很多很多事情,回想起來有美好與快樂,也有危險和瘋狂的一面,但在那裏,「在路上」的感覺很強烈,學習和吸收新的事物,打開眼界和反思自我,就這樣,那198天練就了今天的我。“You Only Live Once”,在學校翻那些去過交換的前輩所寫的心得上,這句話老是出現,當初也鼓勵了我堅定決心。對啊,我們都只活一次,那當然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勇敢出發吧!